闽南文化研究院是2012年6月在国务院台办、全国台联、台盟中央和福建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整合海峡两岸相关高校优质资源组建成立。研究院下设学术委员会分会、办公室、《闽台文化研究》编辑部、闽南文献与海疆文化研究所、闽南方言文化研究所、闽南民间信仰研究所、闽台家族社会与文化研究所等机构,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编辑出版、文化交流、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单位。研究院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47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32人。
一、人才培养
研究院目前已构建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的高端应用型闽南文化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项,培养了一批从事闽南文化研究与两岸交流的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研究院目前设置闽南民俗文化与民间文艺、闽南文化与家族社会两个中国语言文学目录外专业。本科教育方面,研究院设有“卓越闽南文化人才实验班” 1个,在全校遴选学生,学习闽南文化专业与实践课程。研究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14年以来分别获福建省高校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台籍教师施沛琳教授获福建省第六届杰出人民教师光荣称号。
二、科学研究
闽南文化研究院组建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年龄结构合理、高学历的学术研究队伍,拥有汪毅夫、陈支平、陈庆元、马重奇、林国平、肖庆伟等一批全国知名的闽南文化学者为专兼职教授,设立数个科研团队,策划编撰系列闽南文化学术著作。近年来,闽南文化研究院出版了40余部专著,代表性成果有《台海文献汇刊》(60册)、《闽南涉台族谱汇编》(100册)、《台湾族谱汇编》(80册)、《台湾族谱续编》(20册)、《台湾通史(六卷本)》等,获得多项省部级社科成果奖。同时,研究院教师积极申报各种科研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闽南文化研究院专兼职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0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规划项目51项(含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社科项目85项以上,拥有科研经费1300多万元。
三、编辑出版
研究院主办的海内外公开发行的《闽台文化研究》(季刊)作为海内外首家以闽南文化研究为主旨的纯学术高端理论期刊,是海峡两岸乃至海内外闽南文化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学术平台。该刊已连续出版72期,刊发文章1500多篇,10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四、文化交流
闽南文化研究院积极开展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各类学术及文化交流活动,彰显海内外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时代使命担当。2012年以来,研究院先后主办或承办50多场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方面的大型学术会议,邀请100多名海内外知名闽南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讲学,举办了170多场闽南文化学术讲座,有力推动海内外闽南文化学术交流,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2012年以来,我院连续举办8届国台办年度重点交流项目“海峡两岸青年闽南文化研习营”活动,持续影响岛内青少年已达数千人,极大地促进了两岸青少年的交流交往。
五、社会服务
研究院以服务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为导向,积极建言献策,主动承担有关部门的委托项目,为中央及各级政府涉台部门提供咨政服务。有数篇建言献策文章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多篇咨政报告被省部级领导批示或相关部门采用;我院老师也多次获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福建省统战优秀信息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姓 名 |
性 别 |
职 称 |
学 位 |
学 历 |
专 业 |
主要研究方向 |
可服务地方建设的领域 |
邓文金 |
男 |
教授 |
学士 |
本科 |
历史学 |
中国近代思想史、闽南文化及闽台关系 |
闽台文化交流 |
安拴虎 |
男 |
编审 |
学士 |
本科 |
历史学 |
中国文化史、传播学、两岸关系及台湾问题 |
闽台文化交流 |
江历明 |
男 |
教授 |
学士 |
本科 |
汉语言文学 |
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 |
闽台文化交流 |
吴晓芳 |
女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汉语言文字学 |
社会语言学 |
闽台文化交流 |
郑玉玲 |
女 |
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音乐学 |
中国音乐舞蹈学、闽台传统艺术与文化研究 |
闽台文化交流 |
施沛琳 |
女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历史学 |
文化传播、文化创意产业、闽台文化 |
闽台文化交流 |
马海燕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中国哲学 |
明清佛学、闽台宗教 |
闽台文化交流 |
刘云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中国历史 |
社会经济史、区域文化史 |
闽台文化交流 |
刘丽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戏剧戏曲学 |
闽台戏剧、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
闽台文化交流 |
苏惠苹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历史学 |
明清海洋社会经济史、闽台社会史 |
闽台文化交流 |
钟建华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 |
民俗学(含:民间信仰、民间文学)、区域史 |
闽台文化交流 |
蔡惠茹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中国古代史 |
明清科举与社会 |
闽台文化交流 |
马睿哲 |
男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 |
方言学、音韵学 |
闽台文化交流 |
王亦铮 |
男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文化交涉学 |
华人华侨 |
闽台文化交流 |
杨伟忠 |
男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中国历史 |
中国思想文化、闽台文化 |
闽台文化交流 |
黄秋菊 |
女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 |
闽台客家文化研究 |
闽台文化交流 |
潘茹红 |
女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中国历史 |
海洋史 |
闽台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