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原名化学系,创办于1977年,1989年招收首届本科生,拥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化学)、2个二级教育硕士培养方向(学科教学化学、科学与技术教育)和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点。2017年化学与环境学科群获批福建省高原学科立项建设,同时获批成为福建省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培育单位。拥有化学、科学教育、应用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七个专业。化学专业荣获国家级一流专业(原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和科学教育专业荣获省级一流专业。
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432人,其中研究生148人。学院共有教职员工96名,其中专任教师71名,教授20名,副教授36名,具有博士学位54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1名,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3名,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2名,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2名。
学院现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3个省级实验中心。实验室面积63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942余万元,拥有核磁共振仪、液-质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气-质联用仪、透射电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大型仪器。
科研工作是学院锻造办学特色与优势的基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和科技开发已蔚然成风。2015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5项,累计经费达2456万元。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获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70余篇,被SCI、EI收录252篇。
坚持科技创新,紧扣地方发展重大需求,学院在精细化学品分离分析、环境污染物检测及污染源在线监控比对监测服务、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服务、环境生态规划、红树林宣传保护、核电与核文化宣传等方面,与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市质监所、漳州市环保局、漳州环境监测站、福建华阳超纤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取得丰硕成果,近五年,完成《漳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长泰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十三五”小学学科带头人培训、中学教师实验技能提升培训、红树林环保宣教活动等百余项社会服务项目。
按照“以生为本、分流培养、面向社会、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学院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基础教育、环境保护、化工行业、政府部门等单位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毕业生,很多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骨干力量。
姓 名 |
性 别 |
职 称 |
学 位 |
学 历 |
专 业 |
主要研究方向 |
可服务地方建设的领域 |
李顺兴 |
男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
分析化学、环境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食品药物、化学 |
环保、食品、药品、海洋 |
汪庆祥 |
男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分析化学、材料化学 |
电化学传感分析、电化学能源材料合成及应用 |
生物分析、药物分析、环境污染分析 |
张茂升 |
男 |
教授 |
硕士 |
本科 |
分析化学 |
分离分析 |
分析检测、化学化工 |
陈国良 |
男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化学 |
电池、电镀、科技服务 |
化学、材料、科技服务 |
陈建华 |
男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化学工程 |
有机-无机杂化功能膜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纳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研究、高分子的改性、环保新材料、本质安全等 |
化学、化工、环境相关行业 |
蔡文联 |
女 |
教授 |
学士 |
本科 |
化学 |
课程与教学论 |
教师培训、红树林环保宣教 |
林 珩 |
女 |
教授 |
学士 |
本科 |
化学 |
课程与教学论 |
教师培训 |
郭鸿旭 |
男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物理化学 |
环境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涉及无机多孔材料在电储存、电催化分解水、电化学传感检测重金属离子等的应用 |
化学、化工、环境科学相关领域 |
黄 泱 |
男 |
教授 |
硕士 |
本科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治理工艺设计及优化、水、土壤环境调查、分析、评价、清洁生产、环保新材料、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等研究。 |
水及土壤污染调查评价、污染物治理特别是水污染治理与修复、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
黄旭光 |
男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微藻高附加产品研发,海洋环境修复与治理,蓝碳增汇技术,水、土壤重金属修复。 |
水及土壤污染调查与修复,微藻高附加产品研发,海洋生态环境修复,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李艳彩 |
女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分析化学 |
电分析化学 |
传感器、燃料电池催化剂 |
黄明强 |
男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光学 |
大气化学、污泥资源化利用研究 |
固废资源化利用 |
王振红 |
女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环境工程 |
微藻生物修复与资源化 |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碳排放碳核查 |
许潮发 |
男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纳米材料化学 |
纳米功能材料、多相催化、选择性催化、煤化工 |
精细化学品的合成、稀土回收、污水处理、废气处理 |
何亚三 |
男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高分子复合材料 |
高分子材料合成、膜材料、膜分离、水处理 |
精细化工合成胶等制备、污水处理、产物提取分离纯化、化学化工与环保相关领域 |
郭赞如 |
男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高分子化学 |
高分子材料合成 |
涂料、胶粘剂、弹性体材料 |
李 苗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统计学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
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
林进妹 |
女 |
副教授 |
学士 |
本科 |
化学 |
天然产物化学 |
精细化工 |
姚碧霞 |
女 |
副教授 |
学士 |
本科 |
化学 |
课程与教学论 |
教师培训 |
李国平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应用化学 |
高分子材料、生物医学材料、超临界流体的应用 |
高分子材料、给药研究、超临界萃取、造粒等 |
尤秀丽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有机化学 |
从事天然产物的提取、分子模拟研究 |
食品分析 |
林海彬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物理化学 |
分子逻辑门的设计及废水处理资源再利用 |
废水处理及资源再利用 |
王庆华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物理化学 |
超级电容器、锌离子电池 |
超级电容器和电池的电极材料 |
韩景立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冶金物理化学 |
电化学及化学电源 |
锂离子电池材料 |
谭昌会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有机化学 |
有机功能材料 |
有机合成,纳米材料 |
周凌云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环境科学 |
土壤污染修复、科学教育 |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修复、环境影响评价、科学课程师资培训 |
闫海刚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发光材料、(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
水处理等 |
聂玉静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聚合物改性、加工、分析检测 |
塑料、橡胶、涂料 |
蔡顺有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有机化学 |
有机合成 |
有机小分子及高分子合成 |
张燕辉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化学、化学教育、科学教育 |
多相催化、环境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中小学教育、科普教育 |
环境污染物处理、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中小学师资培训、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家居产品抗菌材料研发 |
杨妙霞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小学科学教材、科学教师、科技场馆、科学课程教学 |
小学科学教材、科学教师、科技场馆、科学课程教学、科学教育师资培训 |
邱玮玮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材料化学 |
电分析化学 |
新型材料涂层 |
吴文炳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化学工艺 |
环境化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与审核,废物资源化 |
纤维素工业生产、环境污染治理工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
蔡志雄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分析化学 |
电催化和电分析 |
材料制备与分析检测 |
申大志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能源化工 |
催化材料、储能材料 |
化学、化工、新能源及环保 |
徐 娟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化学,能源化工 |
光催化、纳米合成石墨烯材料 |
新能源开发、环境污染的处理 |
刘凤娇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林幼秀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分析化学 |
化学与生物传感 |
食品安全监测分析 |
李飞明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分析化学 |
功能材料的合成、表界面调控及其在发光显示、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 |
发光显示、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检测 |
高凤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无机化学 |
纳米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
化妆品配方的研究,新型复合材料 研究 |
凌云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物理化学 环境工程 |
拉曼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新能源材料 |
拉曼检测、能源催化、环境保护与治理 |
钟宁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 |
污染修复与控制环境毒理学 |
大气、水、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重金属/有机物生态毒理效应 |
李德志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有机化学 |
有机化学 |
氟化工,高分子材料合成 |
赖文 强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分析化学 |
生化分析及生物传感 |
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 |
杨伟强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分析化学 |
检测技术开发、生化传感器件、介孔材料制备 |
食品、环境、医药分析检测 光电材料、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 |
林秀梅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物理化学 |
电化学原位技术、电化学储能 |
仪器技术、能源化学 |
项文龙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化学工程 |
能源与环境功能材料研发及应用 |
化学、化工与水环境治理相关领域 |
胡宝叶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环境工程 |
大气环境化学 |
臭氧和颗粒物来源解析、碳排放交易 |
杨谦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应用化学 |
储能材料、聚合物材料、膜科学与膜过程 |
能源、化工材料、聚合物薄膜、粘结剂等 |
郑轩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物理化学 |
计算化学、电催化、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 |
化学教育、化学理论与材料开发 |
倪建聪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分析化学、化学教育、科学教育 |
教师培训、检测技术开发、生化传感器件 |
中小学师资培训、食品、医药分析检测及环境污染调查 |
黄 杰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化学工程 |
聚合物材料可控制备及结构性能关系研究 |
塑料、橡胶、涂料、粘结剂等聚合物材料 |
曾玉惠 |
女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物理化学 |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纳米材料科学 |
刘爱芬 |
女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环境科学 |
环境监测 |
环境监测 |
朱敏聪 |
男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污染治理,固体废物资源化 |
环境污染治理,固体废物资源化 |
郑 楠 |
女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工业催化 |
多相催化、光催化 |
化工相关技术研发 |
陈艳梅 |
女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固废资源利用、余热回收和节能减排 |
蓄热材料、能源有效利用、余热回收、NQx排放 |
郑哲楠 |
女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化学工程 |
聚合物产品工程及锂离子电池中的聚合物材料 |
粘结剂、锂电产业 |
宋志平 |
男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分析化学 |
光/电分析传感器研究 |
食品、环境、医疗 |
贾丽萍 |
女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污染控制与生态治理 |
水及土壤污染调查与修复,水污染处理及治理 |
焦凯琳 |
女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能源化工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微藻生物能源,食品添加剂,生物质的利用 |
食品和化工安全检测,环境,能源化工,海洋资源利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
张明强 |
男 |
讲师 |
硕士 |
研究生 |
环境科学 |
环境生物学 |
环境评价、清洁生产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