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源于1958年福建第二师范学院的政治教育系,现设有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3个本科专业,1个马克思主义法学硕士研究方向,1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现有本科生1100多人,硕士研究生56人。以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抓手,学院致力于新文科建设,深入推进高水平本科、研究生教育办学层次提升及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法学、社会工作专业入选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科建设强。学院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原则,凝练学科方向,培育创新学术团队,扎实推进现有社会工作硕士点、马克思主义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建设同时,积极推动法律硕士点申报,扩大学科整体影响力。
师资力量。学院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精、学历较高、实务经验丰富、职称及年龄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49人,其中正高7人,副高 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名,台籍教师4人。聘请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郭捷教授、原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教授、原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刘俊教授、厦门大学法学院蒋月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李勇教授等为讲座教授。
人才培养特色。实施“理论+实践”互融互通及多学科融合发展教学体系。通过专业实训、双师导师、法律援助、普法情景剧展演等实践教学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良好效果。办学以来,学院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家公务员、省公务员100余人。考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研究生200余人,其中博士生10余人。法学专业学生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多年居全省、全国前列。2018年为58.45%,媒体报道全省第一;2019年为51.47%,媒体报道全省第一、全国第十八。近三年平均通过率45%以上,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国家社工师水平评价考试通过率均在95%以上。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学院现有省级智库1个,省级服务地方养老产业社会工作特色专业1个,承担“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等新文科改革建设重要项目。设有法治漳州研究中心、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老年学研究所、地方政府治理研究中心,省级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等多个高质量科研及社会服务平台。积极打造跨学科多专业分领域研究团队,建立高端智库,以承接政府委托课题、积极建言献策、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合作开发专业实践课程等为抓手,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及企业、行业、社区等部门,在推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近年来,学院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3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20多部,承担各类课题经费1000多万元,位居全省文科专业前列,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法学院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同心同德,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姓 名 |
性 别 |
职 称 |
学 位 |
学 历 |
专 业 |
主要研究方向 |
可服务地方建设的领域 |
何东平 |
男 |
教授 |
硕士 |
本科 |
法律 |
法学 |
地方法治建设 |
黄耀明 |
男 |
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社会工作 |
社会工作、老年学、闽台社会与文化、乡村振兴 |
社会工作、社会治理、养老产业、乡村振兴 |
王为民 |
男 |
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财政学 |
公共管理 |
公共管理 |
郭细卿 |
女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社会学 |
政治社会学 |
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养老服务 |
方劲 |
男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社会学 |
发展社会学、乡村社会工作 |
社会工作、社会治理、乡村振兴 |
蓝潮永 |
男 |
教授 |
硕士 |
本科 |
法学 |
法学 |
地方法治建设 |
许添元 |
男 |
副教授 |
学士 |
本科 |
思想政治教育 |
民商法学(含社会保障法) |
法学 |
赵 凌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国际法学 |
国际经济法、国际税法 |
地方法治 |
蔡清良 |
男 |
副教授 |
学士 |
本科 |
经济学 |
民商法 |
法律服务 |
廖章庭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政治学 |
政治学、行政学 |
基层政府管理 |
薛贵滨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法律 |
医事法学、法理学 |
医事、卫生法学 |
陈 莹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社会工作 |
老年社会工作、精神康复社会工作 |
社区养老、精神康复、社区治理 |
王贺洋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民商法 |
民商法、经济法 |
行政法 |
陈景亮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人口学 |
老年学、农村社会学 |
老年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 |
余瑞萍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社会工作 |
社会工作、发展社会学、乡村社会工作 |
社会工作、社会治理、乡村振兴 |
郑容坤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公共管理 |
乡村治理、城市治理 |
乡村振兴、城市社会规划 |
李亮国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法学 |
环境资源法、经济法 |
地方法治建设 |
梁承碧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政治学理论 |
政治发展 |
乡村治理 |
黎春娴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社会学 |
社会工作、社会学 |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 |
王旭辉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劳动经济学 |
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增长 |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
邱雯雯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社会学 |
老年社会学、非营利组织、传统文化 |
养老服务、社会治理、社区教育 |
傅振中 |
男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法学 |
立法学、环境资源法 |
立法学、环境资源保护法 |
刘 永 |
男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行政规制、宪法史 |
法律服务 |
洪莉鸥 |
女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刑法 |
宪法 |
宪法 |
景孝杰 |
女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法学 |
国际法、法理学 |
地方法治建设 |
黄云凌 |
男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社会学 |
社会工作、发展社会学、 |
社会工作、发展社会学、 |
史海涛 |
男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社会学 |
文化创业、生活方式 |
自主创业、文创发展 |
何燕堂 |
男 |
助理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心理学 |
反映实践的行动研究、社会心理学、家庭社会工作 |
专业实践的行动研究及督导、家庭经验工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