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是闽南师范大学最早成立、也是招生最热门的院系之一。外语学科经历了60年的积淀和发展,从最初的英语大专班到目前的4个专业、2个硕士点、本硕学生1300余人,从最早的几位教师到如今的150余名教职员工,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41人、博士19人。无论是教育部的多轮评估还是专业认证,均获得专家的高度评价。
外国语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为目标,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外语+”为培养模式,以培养“卓越师资”、优秀闽南文化翻译和国际商务人才为特色,以CBI教育理念为依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夯实语言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强化综合素养”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实行以“语言基本功—专业知识—综合素养—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渐进式培养过程,积极开展与企事业单位协同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建立教、学、研、训、赛、考一体化机制,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建立了PDCA“五三二一”“双路径双循环”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学院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办学活力,促进专业内涵发展,争创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形成自身办学特色。(1)以一级学科硕、博点建设为目标,提升现有硕士生培养的高度,激发本科生培养的活力;(2)以课程体系为媒介、以专业为基础建设一级学科硕、博点,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培养高质量的本科人才,为区域发展提供一流人才和技术支撑;(3)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人才的能力为核心,带动各项管理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狠抓课堂教学质量,严格管理教学过程,创新教法,合理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同时加强社会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5)以人事制度为杠杆建设师资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水平和业绩成果。
多年来,英语师范专业对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努力建设以产出为导向的育人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五年,获国家社科4项,教育部社科1项,其它省级以上项目4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1项、校级2项;2019年获批福建省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英语),2021年商务英语专业位列《全国商务英语基础教育质量综合指数100强榜单》第22位;教育部“国家教育课程平台”线上课程1门,省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省级线下一流课程1门、校级一流课程4门;学生各类竞赛获奖300多项。
今后,学院将以更高昂的精神、更严谨的作风、更新颖的理念,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核心竞争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姓 名 |
性 别 |
职 称 |
学 位 |
学 历 |
专 业 |
主要研究方向 |
可服务地方建设的领域 |
张龙海 |
男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英美文学 |
美国文学 |
文学欣赏、印度政治经济文化 |
吴玉玲 |
女 |
教授 |
硕士 |
本科 |
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
应用语言学、外语课堂研究 |
英语师资培训 |
钟惠芸 |
女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国际贸易学 |
国际贸易、全球价值链 |
国际贸易 |
王羽青 |
男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英语语言文学 |
英语文学、叙事学 |
英语教学、英语翻译 |
吴克炎 |
男 |
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修辞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
文本翻译 |
邱文生 |
男 |
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翻译学、认知语义学 |
翻译 |
刘 熠 |
女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英语语言文学 |
比较文学、美国华裔文学 |
文学批评、翻译、英语教育 |
徐向英 |
女 |
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英美文学、现当代西方文论 |
英语教学、协助地方环境保护 |
苏建华 |
男 |
教授 |
硕士 |
本科 |
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
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
师范培训 |
郑声滔 |
男 |
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英语语言文学 |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与文化 |
英语翻译 |
张 洁 |
女 |
副教授 |
学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英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 |
地方英语教学 |
庄 苹 |
女 |
副教授 |
学士 |
本科 |
日语 |
日语语言学 |
日语教学、翻译 |
汪晓辉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应用语言学方向 |
地方英语教学、英语翻译等领域 |
吴伟萍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英语语言文学 |
英美生态文学与美学 |
英语师资培训与协助地方环境保护 |
卢水林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英语语言文学 |
语义学对比语言学 |
英语师资培训、英语翻译等 |
李强云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英语语言文学 |
跨文化交际 |
电子商务、英语教学、翻译等 |
邱思莲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
英语教育与翻译 |
张艺芬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语言与文化 |
英语教育 |
蒋红红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翻译理论与实践 |
闽南乡土民俗翻译 |
王 含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女性文学 |
英语教育、文本分析、地方文化翻译等 |
杨 鹏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二语习得研究 |
英语教学、闽南文化翻译等 |
童启招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英美文学 |
英语教学、翻译等 |
叶淑斌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外语语言教学与语用学 |
英语教学、商务活动 |
唐发年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英语语言文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地方文献翻译 |
陈煌书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美国文学 |
英语教学、翻译等 |
朱益华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英语教学法 |
英语教学 |
肖仕琼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英语教学法、外语教师教育 |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英语) |
娄喜祥 |
男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英语语言文学 |
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研究 |
英语教学、翻译 |
赵 卉 |
女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英语语言文学 |
英美文学 |
英语翻译等 |
吴映妍 |
女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日语语言文学 |
交流科学 |
日语教学、翻译 |
李虹静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生 |
国际贸易学 |
国际贸易、产业经济 |
国际贸易、翻译 |
洪安澜 |
男 |
讲师 |
博士 |
研究生 |
中国语言文化学 |
语言学 |
日语教学、翻译、对外汉语教学等 |
李静波 |
男 |
副教授 |
文学博士 |
博士研究生 |
外国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普通语言学 |
日语教学 |
宋华 |
男 |
副教授、一级翻译 |
文学博士 |
博士研究生 |
英语语言文学 |
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教育 |
翻译、教育 |
殷学侃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英语语言文学 |
语音学、语言哲学 |
翻译、地方教学 |
徐立红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功能语篇分析 |
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
郑家芳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认知语言学 |
地方教学、翻译 |
陈喜富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生 |
英语语言文学 |
句法学 |
英语教学、翻译 |
林明玉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翻译理论与实践 |
闽南文化翻译 |
林慧英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英语认知语言学 |
英语教学、翻译 |
林中晨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语用学与外语教学、心理语言学 |
英语翻译、地方教学 |
刘 晶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本科 |
英语语言文学 |
翻译与文化 |
英语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