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四)UGS(高校/政府/学校)协同创新办学之路——2024年闽南师大附属龙溪学校篇

时间:2025-03-03   浏览次数:

砥砺前行创佳绩,聚力同心奏华章。

一载耕耘桃李壮,繁花织锦韵悠长。

附属龙溪启新航,博采精研育栋梁。

市校倾怀添羽翼,贤才蔚起创辉煌。

启航有期,归航有果;反思过往,精进不辍。随着2024年的渐行渐远,我们圆满结束了这一年的奋斗旅程,每一步都镌刻着不懈努力的印记。回望2024,在漳州市委、市政府、闽南师范大学、龙文区委、区政府、龙文区教育局等各级各部门的关怀领导下,在闽南师范大学社会合作处的协同管理和专业引领下,闽南师范大学附属龙溪学校充分发挥“UGS协同”办学特色和“九年一贯制”教育优势,统筹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擦亮“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品牌,为漳州市和龙文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闽南师范大学附属龙溪学校样板”奠定坚实基础。

领导调研,定向领航

2024年,我校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继续稳步前行。领导多次莅临学校,深入调研教育教学情况,为学校发展精准把脉、科学规划,助力学校在“三位一体”协同办学模式下不断提升效能。同时,对我校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办学特色的创新实践给予高度认可,并提出殷切希望。这些关怀与指导,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未来持续优化办学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01调研领航绘蓝图

闽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林致远,时任龙文区区长(现区委书记)林晓强,龙文区委副书记徐康,时任龙文区副区长刘杏珠,闽南师大社会合作处处长陈志宏、副处长朱志成,龙文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跃忠,副局长黄国昌等领导莅临我校调研校地共建附属学校工作。

时任闽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一婷协同龙文区政府副区长陈姝娜、时任副区长刘杏珠及相关领导莅临我校开展调研检查指导工作。

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芳华带领人大调研组一行,深入我校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专题调研。市人大、市教育局和龙文区教育局等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时任龙文区区长(现区委书记)林晓强,龙文区委副书记徐康、时任副区长刘杏珠等领导莅临我校看望慰问辛勤耕耘杏坛的教师代表、向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

为全面综合评价学校的办学实绩,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闽南师范大学附属龙溪学校理事会领导莅临我校进行2023—2024学年办学绩效综合考核评估工作。

闽南师范大学社会合作处副处长朱志成协同诏安县教育局领导莅临我校调研指导。

龙文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跃忠莅临我校,与我校党支部全体委员就习近平总书记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展开深入研讨,共谋教育发展大计。

龙文区教育局副局长唐顺军、龙文区教育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莅临我校宣布校级领导调整及任免人员名单。

02大爱龙溪再启程

心之所向,步履稳健。龙文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我校做优健强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84名。其中,福建省名校长后备人选、漳州市“品牌学校卓越校长”1名,省市区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80多名,区级名师工作室1个,引进省级以上"双一流"高校优秀毕业生6名、硕士研究生15名、公费师范生3名。

规模壮大,学子汇聚。目前学生总数3025人,其中小学部35个班,1689名学生;中学部26个班,1336名学生。

党建管理,双擎驱动

在教育的征途上,我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办学理念,践行“重教学•善管理•高质量•有特色”办学思路,依托闽南师范大学丰富教育资源优势,高标准定位学校发展,以党建赋能教育教学,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学校发展的超越与腾飞。

01党建强基,育才兴校

2024年,我校紧扣党建引领核心,锚定发展方向,全力构建“课程、活动、实践、文化”四维育人体系,深化“五育融合”,推动学校优质发展。通过成立支部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党建工作,确保党组织的领导力和战斗力。同时,积极发展党员队伍,为党组织注入新活力。学校高度重视廉政建设,组织党员参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签署勤廉自律责任书,并深入学习相关廉政文件精神,有效增强党员的廉洁自律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为学校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02优化管理,驱动提升

2024年,学校以管理创新为驱动,持续优化管理体系。每周召开中层领导会议,强化部门协同,确保工作高效推进;期初、期末教师大会明确目标、总结经验,凝聚全体教师力量。中层处室领导竞聘,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团队活力,为管理注入新动力。通过这些举措,学校管理效能显著提升,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位一体”,赋能发展

01高校引领,同心前行

本学期,闽南师范大学专家管理团队多次莅临我校参与调研指导、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培训管理团队、开展课程教学实验、推门听评课、指导校本课程建设等协同管理举措,针对问题提出精准建议,指明教育教学方向,高效赋能提质增效。名师助力,教育腾飞:组织国家省市级名师亲临课堂,精准剖析教学细节,以深邃的教育洞察,引领我们反思并重塑教学框架,共促教育智慧与实践的深度交融。  学习交流,教育赋能:组织教师到福州参加福建省乡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到厦门高新学校参加基于新课标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变革专题研讨活动,到温州参与数智作业培训,到莆田南方中学、漳州开发区海滨学校交流学习。

02教育统筹,高效落实

小学部:知行并进,砺剑前行。漳州市教育局、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龙文区教育局、龙文区教师进修学校领导常态化莅临检查督导,守正创新提质效。我校小学部扎实开展教学常规管理、各级公开课、进阶式新教师培养、“明师之道”工作坊研修、集体备课、专家推门听课、名师送教、小初衔接、专家技能大赛指导、岗位大练兵、新课标学习与测试、教师读书分享、校本作业研讨等活动,研磨教学智慧,革新教学路径,强化教研力量,共同迈向教育规范化与精细化管理的崭新篇章。

中学部:敬业乐群,明理求真。积极搭建多元平台:市区级公开课展示风采,校级公开课促进交流,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共育桃李,闽南师范大学实习项目共育英才,“小组合作学习”引领课改新潮,专家“推门听课”直击教学实质,新课标研习与集体备课强化理论武装,教学研讨会激发思维碰撞,共筑高效教学殿堂。同时,我们推动中小学教研无缝对接,融合数智作业新生态,实施“先学后教”激发潜能,“分层强化”因材施教促进全面发展,“春熙班”特训拔尖人才,教学成效斐然,再上新台阶。

03聚焦双减,青蓝共筑

聚焦“双减”,夯实“常规”。推行“青蓝工程”与“双导师制”育才模式,师徒并肩,共筑教育基石,矢志提升我校教学质量新高度。      

教学竞技,硕果累累:曾娜娟老师获2024年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比赛“省级优秀作业奖”;蔡巧伶、李文君、郑毅萍、叶淑贞四位教师获漳州市基础教育精品课一、二等奖,其中蔡巧伶老师荣获省级推优;高晨予老师获2024年漳州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二等奖;蔡巧伶、陈孟佳、沈洁雯等六位教师获2024初、高中毕业班“关键问题讲解”和“典型例题解析”微课评选一、二、三等奖;曾娜娟、吕鑫等六位教师获2024年漳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一、二、三等奖;许婉婷、林雅津等七位教师获漳州市2024年师生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一、三等奖;许婉婷、林雅津两位教师获龙文区现场写作比赛二、三等奖。

多元赋能,育才新高

01德育深耕,师德铸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主题,开展师德师风培训活动;以“德育深耕,师道传承”为主题,开展班主任培训活动;以“心灵守望·危机干预”为主题,开展班主任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提升培训。狠抓德育常规,制定个性化思想教育方案,开展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

02多彩活动,筑梦校园

举办入学仪式、开学典礼,开设龙溪有点“甜”红领巾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国防教育、祭孔、重阳敬老、首届体育健康节暨第二届校运会、读书节、第一届学科嘉年华暨科技周、毕业班誓师大会、图书馆研学、百人书写大赛、庙会一条街、“红领巾,爱祖国”新队员入队、毕业仪式等活动。

03组织建设,多元发展

成立少工委、共青团委员会,邀请闽南师范大学专家黄耀明教授开设讲座,举办第二届家委大会。

04多域赛事,硕果盈枝

陈伊涵、黄冰妍等8名同学获福建省“我心中的少年先锋”主题征文征画活动一、二、三等奖;林文东、叶子乐、张凯峰三名同学获福建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三等奖;陈忻怿同学获漳州市阳光联赛游泳比赛100米蛙泳第一名、100米自由泳第六名;我校舞蹈队作品《只此青绿》获2024年漳州市第四届中小学艺术节三等奖、2024年龙文区第一届少儿(幼儿)舞蹈比赛二等奖;郭政宏同学获龙文区中小学生乒乓球联赛初中组男子单打第一名;龙文区羽毛球比赛中,何晨曦、简凌熙同学获初中混合双打第一名,苏敬哲、吴浩钦同学初中男子双打第二名,范昕恩、郑振源两位同学分别获小学男子单打乙组冠军、亚军;卢昱馨、王诗颖等多名同学在漳州市龙文区教育局关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第40个教师节新生书画大赛中获奖。

05多措并举,筑牢防线

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食堂检查、防空防火防震疏散演练等活动,多措并举,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谢意罄书,华章续谱。

龙溪智汇,乙巳征途。

梦虽遥,追则能达;

愿虽艰,持则可圆。

(来源:闽南师范大学附属龙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