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聚焦核心素养 打造理趣金课——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公开课专题活动

时间:2024-10-18   浏览次数:

2024年10月16日下午,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公开课专题活动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金课情境化教学模式探究”课题阶段性汇报观摩活动在我校报告厅举行。

此次活动在闽南师大社会合作处的帮助下,邀请到了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黄国才老师莅临指导。

莅临活动的还有:闽南师大社会合作处副处长朱志成、芗城区教育局一级主任科员林辉、闽南师大社会合作处附属学校管理科科长田克湟、漳州市芗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钟素丽,以及闽南师大三所附属学校的语文老师、闽南师大附小集团校的语文老师、芗城区两个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老师共计一百多人齐聚一堂。

展示课:

《金色的草地》

闽南师大附小韩清兰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首先,韩老师精准把握习作单元的特殊性,充分挖掘教材,让学生多角度体会作者的细致观察,目标定位准确。其次,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第三,评价主体多元,依据课程标准设计评价量表,有据可循。

展示课:

《麻雀》

闽南师大龙文附小郑立真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本课创设校刊征稿这个真实的任务情境,激发同学们探寻学习写清楚“金钥匙”的热情,以合作学习品读角色形象,并在品读中梳理出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作方法,最后通过替换角色进行练说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专家点评

黄国才老师从新课标的角度,充分肯定了两节课在情境性的创设方面,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两位老师都能从训练习作能力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不论是课堂学习单还是课后作业单,不仅有自己的思考,还对教学有一定的辅助。

黄老师依托这两节课,谈了几点教学建议。首先,作业设计作为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应尽量少而精,课内外相结合,模式简约实用。黄老师着重强调语文教师要用好教材,立足文本解读,提升专业素养,善于借力,通过课后练习吃透编者的意图,学会抓住编者的行为动词,并落实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毕竟一节课就40分钟。最后,提炼习作单元教学的侧重点,即习作单元中的课文是为习作服务的,教学时要有一定的指向性,在“意会”“言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助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答疑解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接下来的答疑解惑环节,黄国才老师还鼓励大家不断转变观念,不拘泥于外在框架和形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上学生是否发生积极的变化,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成长。牢记:读书,写作,对学生和教师同等重要。

领导寄语

朱志成副处长勉励教师们:不负每一场相约,不浪费每一次活动,在聆听中感悟,在学习中进步,希望若干年后的一次蓦然回首,发现自己也能有一句话影响到学生,这便是教育的真谛。

林辉副局长代表芗城教育系统感谢黄国才老师的指导,钦佩黄老师作为一名乡村教师通过不懈努力,成长为省级名师,其执着追求的韧劲值得每位教师学习,希望大家以黄老师为榜样,扎根教学,努力上进。林副局长还感谢师大社会合作处对于附属学校教师成长的关爱,叮嘱教师们要珍惜机会,逐渐成长起来。

结示语

作为一线教师而言,上好课是“内功”,黄国才老师的点评更是一束光,照亮与会教师教学教研之路。“减负提质”之路艰且长,只要我们以终为始,务实求真,教育教学之路便会更顺畅。

(文/图:闽南师大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