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高校/政府/小学协同创新办学之路——2021年闽南师大附小篇

时间:2022-02-01   浏览次数:

2021年,闽南师大附小在芗城区委区政府和芗城区教育局的关怀与领导下,在闽南师范大学的支持和引领下,闽南师大附小全体教职员工凝心聚力,学校党建、教育教学、德育、安全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力求自身优质发展的同时,带动集团校均衡、优质发展。2021年的闽师大附小一体双翼,继续走好高校、政府、小学协同创新办学之路,走好“闽南师大附小为龙头名校+集团”办学之路。

学校党支部以“育己育人,阳光自信”为理念,创建党建品牌示范点,构建党建新平台,从提升教师使命感、荣誉感、幸福感出发,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教育水平提升的内生动力。学校工作全方位重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年来,闽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一婷,芗城区副区长方龙俊、芗城区政府党组成员詹立群,闽南师大社会合作处处长陈志宏,芗城区教育局局长曾超、副局长林辉、林荣坤、胡庆木,闽南师大社会合作处副处长朱志成、附属学校管理科副科长田克湟等领导带领专家团队先后多次到校视察、调研,对学校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

在2021年的办学绩效考评中,学校荣获闽南师范大学教育发展会“优秀”办学绩效奖励。此项荣誉的获得有效唤起了我校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教师的凝聚力。

闽南师大附小坚守校园主阵地,积极拓宽德育渠道。坚持立德树人,通过校园网络、集体晨会、国旗下讲话、班会、班级活动、道德讲堂、板报等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利用班(队)会、重大及传统节日开展各种专题德育工作,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每个学科和岗位中。

一年来,学校充分发挥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专家库资源,闽南师范大学社会合作处积极协同福建省普教室、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国家、省市专家团队进驻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先后邀请福建省普教室罗鸣亮老师、福建教育学院陈曦教授、全国小语届语用教学首倡者刘仁增、全国优秀教师赵璟老师、厦门市青礁小学李鹏校长、闽师大索磊教授、代顺丽教授等20名省内知名专家先后17次入校把脉问诊,指导示范。

在闽南师大引领,在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指导下,学校提出“聚焦核心素养,打造理趣金课”教学理念,为学生而来,为素养而行,“理趣金课”教学理念深入人心,短短一年,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学校先后承办了芗城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芗城区小学教育教学开放活动、漳州市小学教育教学开放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得以成长,教师在参与中得提升,其中,学校8位老师参加了比教学赛分获一、二、三等奖,获奖率百分百,25位青年教师在市、区两级教育教学开放活动中参与展示课、观摩课活动。

围绕“减负增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现小事暖心,细处舒心,做家长想做的,想家长未想的教学管理理念,做人民满意教育,办人民赞誉的学校。基于这样的教学管理,学校成为芗城区第一批课后服务试点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制度化、系统化、人性化,在芗城区率先实现学生午休躺着睡措施,顺心、舒心、贴心的课后服务赢得家长、社会、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闽南日报、海峡导报、福建日报等媒体对学校优质课后服务工作进行报道。在国务院关于“五项管理”专项工作中,学校领导班子认识到位,早行动,早部署,早实施,“五项管理”工作深入师生心,深入百姓心,出色管理工作得到芗城区教育局表扬,得到海峡导报追踪报道。

一年来,学校获批建立了芗城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积极、主动承担语文基地校学科引领的重任,学校各项课题研究,多点开花。学校承办了芗城区2021年度立项课题专题讲座,推动芗城区课题研究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2021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小学数学理趣课堂路径的研究》”“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2021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 儿童连续性文本阅读中自主评价能力培养》”“漳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小学数学单元复习模式的研究》”课题相继开题论证并投入课堂教学研究。

学校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双减”工作意见,不折不扣落实“五项管理”工作,重视学校教学教研,一年来,学校开展了“聚焦核心素养 打造理趣金课”之闽南师大附小联盟校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活动共17场次,来自芗城区、新疆木垒、市直、龙文区等7县5区共2703名教师线上、线下参加,实现优质资源共研共建共享,建构“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共同推进芗城区、漳州市中心城区小学教育教学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为集团校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赋能。过去一年,集团校从“专家请进来、教师走出去;教学技能苦练兵、读书研究促提升”四个方面打造专业教师队伍,教师专业成长走上高速路,各年段教学成绩稳步前进,青年教师在活动中真学习、真提效,真成长,教师练就过硬教学本领,在芗城区课堂教学技能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集团龙头校、成员校获奖率百分百,各级各类学科课堂教学竞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学校在培养名师、骨干教师等人才方面多措并举,通过名家指导、专家引领、青蓝工程、专项培养等途径,采用一对一指导,教师在活动中静心学习、用心钻研、精心优化,探索出“沉浸式教师专业成长” 途径。

一年来,集团校培养了市级学科带头人7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区级学科带头15人、区级骨干教师15人,在人才培养造血赋能。

学校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育心、铸魂固本的功能,同时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以红色“美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2021年4月9日上午,由芗城区退役军人局党支部邀请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张宜顺和获得武警“勇士勋章”“忠诚卫士”称号的李明英雄走进我校,为我校师生送来一堂别样的党史学习教育课。

2.2021年4月19日,学校举办"弘扬女英雄李林爱国主义精神"报告会。本场活动特地邀请民族女英雄李林亲密革命伴侣屈健的子女屈小冰,屈庆乙现场做报告。

3.2021年4月26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赖水顺,漳州市道德模范林丽华、陈云城,“全国文明家庭”谷豫东家庭代表谷宇凤,漳州市新时代好少年陈嘉樑等5位先进典型受邀为我校师生送上一场“学党史,颂党恩”道德模范进基层巡讲活动。

学校重视非遗项目进校园,不遗余力地支持,提供专用的活动场所,聘请校外一些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来讲课,同时也把老师送出学校,向非遗传承人学习。学校每周开设剪纸、灯谜社团活动课,让孩子们与非遗项目零距离接触,爱上非遗项目,成为非遗项目的小小传承者。

1.2021年9月1日下午16:10,我校《非遗进课堂-----剪刀上的艺术》在央视频现场直播,点击达30多万。

2.2021年来学校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现场竞猜等形式不断拓展灯谜活动受众面,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活动中。一年来,学校以灯谜为桥,共举办10场灯谜竞猜活动,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深化“香樟谜社”社团活动的育人功能,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参加灯谜竞猜感知灯谜、喜爱灯谜;在猜谜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传播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涌现出更多的灯谜小传承人,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教育,营造和谐平安校园

邀请区人民检察院黄怡璇检察官为学生做“预防校园欺凌”讲座,邀请芗城公安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黄金木主任指导反恐演练,邀请漳州市蓝天救援队为教师进行急救知识理论培训,邀请区消防救援大队金峰站领导指导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邀请区反诈骗中心胡晓清警官到校开展“反诈”普法宣讲活动,全校师生通过直播方式,收看聆听了芗城交警宣传中队的陈衍芬中队长的交通安全讲座。我校组织三、四年级部分学生前往芗城实小(新华北校区)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并体验。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提升了我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2.争当“文明交通”之星,让交通文明浸润校园

学校不断丰富教育形式,通过课上、课下多方努力,结合“文明交通进课堂,安全出行谜韵长”的灯谜竞猜、人人争当“文明交通之星”等活动,营造全员参与文明交通的浓厚氛围,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种下做文明交通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让文明之花开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我校的文明交通活动开展情况,在漳视新闻上报道。

3.垃圾分类始于心,持之以恒在于行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荣获2021年首批芗城区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校。

4.“两操”和科技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闽南师范大学生科院与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联合开展的“童心向党,遇见大自然”暑期夏令营活动进一步落实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绿色环保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暑期生活,陶冶同学们的情操,提高小朋友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闽南师范大学的支持和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漳州市文明校园、“福建省防震减灾示范校”、芗城区小学教育‘名校+集团’龙头校”、“芗城区基础教育学科小学语文学科基地校”、“漳州市整本书阅读试点校”、“漳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漳州市综治安全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 “芗城区五星级党组织”。

新时代战鼓催征,新使命责重如山。

闽南师大附小全体教职员工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奋力谱写闽南师大附小的新篇章!

(文字:陈秀玉)